导入数据...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1日
  查看:9
  来源:

4月7日上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书记李咏梅带领支部党员赴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开展“深化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与乐山师范学院国交处党支部以及四川民族学院发展规划处党支部共建共联。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位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乐山市)内,原核工业585所基地,它是我国第一个核聚变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公众开放的核聚变博物馆。博物馆内放着我国第一个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以及环流器工作时所需要的其他设备。中国环流器一号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也是我国第一个与国际主流接轨的核聚变装置,开创了我国核聚变时代。

在博物馆内,大家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我国核聚变发展的历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防止大国核威胁,保卫国家安全,党中央开启了中国特色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建设征程。在那个资源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我国参与核聚变研究的开拓者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秉承“修德、博学、笃行、报国”的理想信念,以满腔热血和全部智慧,担负起时代使命,偏居一隅、自力更生,将一生岁月的芳华慷慨奉献;凭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我国核研究事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其中,核聚变研究的先驱之一的李正武院士的事迹尤其让党员同志们感动。在党中央的号召和领导下,李正武院士毅然放弃当时国外的优渥生活,想方设法冲破禁锢、回国效力,之后更是将自己的一生致力于磁约束聚变理论与实验研究,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手稿、荣誉、著作,陈列柜里的种种资料经历了历史的洗涤,离我们仿佛十分遥远,但遒劲有力的笔迹中仍能看出核工业先辈们那股铆足劲头干实业的生命力,旧照片上一双双眼睛中依旧饱含希望与信仰。中国核聚变博物馆见证了核工业先辈们在筚路蓝缕的创业初期聚焦解决未来人类能源问题的决心和毅力。大家深深为自力更生、科技强国的创业初心和不惧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折服。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肩负起继承前辈光荣传统、传承科学精神、开拓创新思维、培养科技文化素质的神圣使命。

【编辑: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微信扫描分享)